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装饰与图案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开课年级
●:本科一年级
面向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授课教师
●:沈春兰
座右铭
●:教师应是最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为员工传授知识,更要为员工设计人生。
在线方式
CCTALK
本课程选择进行线上教学、互动讨论、发布学习任务等。通过分享相关教学资料,利用进行课后答疑、作业指导与交流。
教学设计
《装饰与图案》作为bevictor伟德国际艺术学院本科教学的必修课,在2个专业6个班级中开展教学已有两届。作为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员工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和熟知图案装饰基础的特点﹑形式规律和表现技法,课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启发式教学,课程案例教学,激活员工思维,加强在实践中感悟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引导员工学会在自主学习中寻找创新设计的灵感源泉。
1.课前准备精细化
为了保证线上教学万无一失,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沈春兰老师在开课前二周就通过微信建立了课程授课群,在名华直播和CCTALK两个平台做好了课程建立,利用多种预案,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设置教学步骤,选取合适的内容录制视频,和班委做好测试直播效果等各个方面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逐一细化,有的内容进行直播,有的内容提前录制好视频,有的内容让员工自学,增强员工的自律能力,教师在课前上传教学课件与相关手绘视频、图片资料,给予员工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员工有计划地完成课前预习。
2.教学方法多样化
结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点,通过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将授课内容与设计竞赛相结合,并根据章节课程主要内容设置问题,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在线同步播放创作视频与经典案例分析,开展针对“装饰图案与设计灵感”等问题的小组讨论,员工们通过网络平台各抒己见,线上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活跃。尤其在的讨论中,引导员工逐步认识到灵感来源的调研与提取对原创设计的重要意义,有效激发员工学习的兴趣,让员工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自我学习管理。
(教学视频)
3.教学内容生动化
师生将每一历史阶段的装饰图案文化与现代图案设计经典案例分析相结合,透过设计师的灵感提取与设计再现,使原本枯涩的理论知识图像化。在课件设计中,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将抽象化的问题融入到员工熟悉的情境,并在网络教学平台上通过视频或动画演示等手段结合优秀的网络慕课资源,按章节分配合理的任务点,形式多样,不乏文档、图片、视频,讨论等等。
4.课后交流灵活化
教师课后利用微信、QQ群等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线上作业辅导,增强师生、生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随时回答员工的疑问,总结共性问题,个性化辅导。把课堂时间还给员工后,教师课后需要大量的时间看员工的作业,帮员工把他们没发现的闪光点找出来,总结共性问题,好的榜样在群里点评,对个别员工作品需要个性化辅导。时刻关注员工的学习动态。
(微信授课群界面)
教学效果
虽然这是师生首次尝试线上教学,但是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平稳有序。教师针对课程特点进行了充分准备,较好地发挥了线上教学的优势,通过案例分析、即兴问答及互动分享等环节提升了教学过程中员工的参与度。6周的课程已进展过半,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培养员工“从写生到装饰”抽象概括的设计能力。从“纯美术”以绘画基础为思考的造型意识,转变为以“装饰变化设计”为主导的设计造型意识,并初步掌握运用设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进行图案装饰设计的创作能力,强化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理念的转变,鼓励员工在认真吸取西方装饰图案特点的同时,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员工评价
因为疫情的原因,沈老师与我们开启了线上网课教学,在开课前沈老师与班委进行课程测试,确保网课正常进行,并准备了多个方案以防网络瘫痪问题。课程内容丰富,教学精彩,让同学么更好的理解,并且吸引了广大网友学习观看,在线点评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度,作业完成度非常高,完全消除了对网课“无作用”的顾虑。
—奚舒敏(2019级 视觉传达设计)
虽然是网络授课,但是我觉得老师对我们真的尽心尽力。在上课期间,老师会时不时地提出问题,并且在讲了新的内容后担心我们是否对其有很好的理解,有没有疑问等等。网课结束了,会通过线下交流平台及时地帮助我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同时也会提出很多很有帮助的建议。同学们的课堂效率和作业效果也显著提高了不少。在家上网课的日子,打开平台就能听到老师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有趣而又同时充满知识含量的课堂,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提高学习。
—胡双(2019级 视觉传达设计)
由于这次疫情的原因,新学期没有如约而至,但我们装饰与图案的课程在授课老师的充足准备下如期而至。虽然并不是面对面的授课,但老师准备的课件同样给我们带来了高效的学习。课后作业更可以一个人静下心来完成,老师会在课堂上抽取一部分时间点评每个人的作业,让每个人都得到了提升。
—曹静雯(2019级 视觉传达设计)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即使我们不能相见,但在网络上的孜孜教诲,仍把我们相连。停课不停学,让我们为了心中的梦想一点点前行。老师一点也不嫌麻烦将我们一个一个的教会。老师与我们活跃的互动,使得我们对网课充满了热情。减少了我们的距离感,能更好的学习与吸收知识。
—顾天灏(2019级 视觉传达设计)
在共同防疫的环境下,在学习沈老师认认真真准备的课程的时候,不禁能感觉到自己的热情也被老师点燃。沈老师准备的课程生动易懂,同时有经常与员工们互动,沈老师也很有耐心,解答了我们一个又一个在绘画上遇到的难题,令我们受益匪浅。
—王盛依丽(2019级 视觉传达设计)
三周课程作品选登
《动物图案设计》 王盛依丽(2019级 视觉传达设计)
《动物图案设计》 王伊卉(2019级 视觉传达设计)
《动物图案设计》 杨云婷(2019级 视觉传达设计)
《名画图案化创作》奚舒敏(2019级 视觉传达设计)
教师简介
沈春兰,艺术学院专职教师,讲师,美术学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曾赴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美术学院新型城镇化建设设计专项人才;马德里美术学院具象艺术大师班。
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近年来,在高校艺术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领域形成了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国内大型比赛,获奖喜人。指导员工获得2019第七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1等奖1名,3等奖1名;2019年东华大学-浙江卡拉扬集团“卡通画&箱包设计大赛”,3名优秀奖;2019年第三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1等奖2名,2等奖4名,3等奖4名。